灰趾(指)甲就是趾(指)甲的黴菌感染(以下簡稱灰趾甲),會造成趾甲變色、變厚、變脆、甚至脫落,約占全人口的3-5%,年紀越大就越多,60歲以上約占20%,70歲以上約一半有,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多2.5-2.8倍會有灰趾甲,其他容易得到的包括運動員、免疫缺損者、多汗症患者、香港腳患者、趾甲受傷的、局部循環不好、乾癬患者、抽菸者。男性較女性好發,腳趾較手指高7倍好發,一方面因腳長期包在鞋子內,另一方面是腳趾甲長得比指甲慢3倍。
依感染位置來區分臨床表現有5種,其中以感染遠端及側面的最常見,而若從近端感染起的就要考慮免疫不全的問題。灰趾甲表面看只是外觀的問題,但其實相當惱人,會造成病患身體及心理上的困擾,它幾乎是不會自己好起來,而且若沒治療就會汙染環境,傳染給家人。在老年人也可能導致蜂窩組織炎,在糖尿病患則容易造成糖尿病足,所以還是要積極處理。只是目前還沒有一種理想的治療方式-廣效性抗黴菌、藥效集中在指甲、不會傷害人體、很高的治癒率、很低的副作用、很少的藥物交互作用、價格合理。
在2013年美國家庭醫師期刊有一篇文章指出,從臨床實證醫學的角度,目前還是口服藥最有效,其中以terbinafine有76%治癒率,間斷式itraconazole治療有63%治癒率,連續性itraconazole治療則有59%治癒率。口服藥效果雖好,但有其副作用:如頭痛、腸胃不適、皮膚紅疹、發癢、蕁麻疹、味覺失調、肝功能異常,所以要定期監測肝功能。至於局部塗抹方式效果就差很多,其中amorolfine可以一星期擦一次,而ciclopirox則要每天抹。局部塗抹主要用在:1.侵犯遠端50%以內的指甲,而且只有3-4個指甲被感染,2.沒侵犯到指甲床,3.表面感染,4.小孩子(指甲薄、長得快),5.無法忍受口服藥。口服藥及局部塗抹各有優缺點,所以也有合併療法,正好可以互補。
黴菌其實到處都有,但特別喜好溫暖潮濕的環境。所以要預防灰趾甲,就要保持足部的清爽乾燥,做好腳部的保養,更要定期修剪趾甲。有個病人就是因為趾甲長了沒修剪,碰到鞋子前端而趾甲裂開,以為沒關係,久了趾甲慢慢變厚,來到門診仔細一看,已經是灰趾甲了!
(孫德金醫師發表刊登於20160802大紀元時報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