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的好處人人知道,但運動的壞處卻較少人提。朋友中有的人規律運動,有人偶爾動一動, 也有人從來不運動。 這三種人當屬後者最安全, 既然不運動, 也就沒有所謂運動傷害。 至於前二者,理論上偶爾動一動的人,應比較容易受傷,但其實不一定,像陳偉殷、王建民、林書豪… 等職業運動明星也是會受傷。
我有一個朋友黃先生,40多歲,平時工作很忙,只有在假日運動。本身不擅長運動,個性卻又好強。若是去游泳,就要游1000公尺,而且四式交替。有一次他因右手麻痺疼痛來看診,連穿襪子、衣服都會痛,當頭轉向右側症狀加劇。檢查發現肌力降低,感覺正常,肌腱反射正常,但當輕壓頭頂時,右手會有觸電感,很顯然是臂神經受到壓迫。經照X光發現頸椎有骨刺,令人納悶的是:骨刺並非今日才存在,那怎麼會在這時候有症狀呢?追究起來,應是黃先生游蝶式姿勢不正確,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了。
另一個朋友吳先生,30多歲,平日也是沒時間運動,而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就想到一個強迫自己運動的方法:騎腳踏車上下班。為了增加運動量,他故意繞遠路又騎很快,心想這樣真是完美,為了上班就不得不動一動,一舉兩得。 一切都很順利, 直到有一天不幸終於發生了: 那天剛下雨地上濕滑,馬路與腳踏車道的接縫有空隙, 前輪卡死在裡面,當時車速又很快, 整個人就硬生生地飛出去!
像這樣的例子,多得不勝枚舉。運動當然是為了身體健康, 但若因此受傷害造成病痛,未蒙其利反受其害,那可真是得不償失,還不如乾脆不要運動。
所以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,剛開始要量力而為,可以從走路做體操下手,等到體力較好時,再增加強度。膝蓋不好或體重過重的人最好不要跑、跳或爬山;頸椎、腰椎不好的人最好不要過度扭腰擺頭 ,不管什麼運動只要能增加心跳、流汗, 讓身心舒暢就可以。有多少能耐自己最清楚,不要為了逞強、不服輸而去比快比成績,最後賠上的是自己的健康。同時也要注意場所的安全,當然在大馬路上飆速騎腳踏車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(孫德金醫師發表刊登於20130630自由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