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地氏病
11歲的李小妹因為發燒及左頸淋巴結腫大而來就診, 雖經治療,但體溫仍高高低低不穩定, 頸部腫大也持續存在, 所以就轉診至醫院進一步檢查。 期間打電話詢問病情, 媽媽回答:「 醫生說是菊池病 」。我聽了心頭一驚:「這是什麼病?」。 後來媽媽帶了病歷摘要來, 還說她到另一家大醫院感染科看, 也是同樣的講法。 很感謝李媽媽的熱心 ,仔細看了病歷, 原來是菊地氏病(Kikuchi-Fujimoto disease)。 因為沒做切片檢查, 只是疑似病例 。可能是翻譯的不同, 講成了菊池病。
菊地氏病最早在1972年由日本學者Kikuchi及Fujimoto兩人幾乎同時發現, 是一種罕見、良性、自限性的疾病。 全世界各種族都有, 多見於亞洲人, 2-75歲都可能發生,不過好發年齡為20-30歲 ,女性較多, 也有人報告男女比例差不多。 致病原因不明,可能是病毒感染及免疫過度反應。 臨床症狀主要是後頸部淋巴病變, 可能不痛或輕微壓痛,其次是發燒合併上呼吸道症狀, 少見的是體重減輕、頭痛、 噁心、嘔吐、 疲憊、關節痛、 腹痛、肌肉痛 、喉嚨痛、 夜間盜汗等。 實驗室檢查可發現白血球下降、 非典型淋巴球增多、 紅血球沉降速率增加、 貧血、肝功能異常等。 最準確的診斷還是要靠淋巴結切片檢查。鑑別診斷包含淋巴癌、 紅斑性狼瘡、 結核病、 川崎症、梅毒、 感染性單核球症及單純泡疹病毒相關的淋巴結病變等等。
治療以減輕症狀為主,1-4個月會自行緩解, 預後大多良好。 不過為了排除紅斑性狼瘡, 持續追蹤是必需的。 菊地氏病的症狀是相當惱人,也容易與紅斑性狼瘡或惡性淋巴癌混淆,所以面對年輕女性合併發燒與頸部淋巴結病變, 要想到菊地氏病 ,以避免不必要的檢查與處置 。
(孫德金醫師發表刊登於20131112自由時報)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