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知識家
尾骨皮膚凹陷

 

 

 爸爸媽媽帶著小寶貝來打預防針,順便問說他尾椎處有個洞,有沒有關係?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這種背後先天性皮膚凹陷是在胚胎3-5週大時,表皮胚層與神經胚層沒有完全分離所造成的。從頭到尾都可能發生,但以尾椎處為多,其次是頸椎,再來是胸椎,估計起來約有2-4%的新生兒有尾骨皮膚凹陷。它有時只是皮膚的小孔,但幾乎一半卻可能與裡面相通;有的終其一生都沒事,有的卻可能潛藏重複感染或其他不可預測、漸進且不可逆神經系統、泌尿系統、骨骼系統病變的風險。小兒科醫師面對這樣的問題,要如何處理?有的學者主張積極影像學檢查及外科介入,也有的學者認為只要觀察就好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根據2000年5月權威雜誌【兒科醫學】一篇文章,他們分析過往文獻及自身經驗,提出如下的建議:單純尾骨皮膚凹陷只要追蹤即可,但若有神經症狀、背後毛髮異常增生、血管瘤、脊椎旁毛細血管增生、背後色素沉積或脫落、皮下脂肪瘤、表皮肉垂、長尾巴、不對稱的臀溝、不對稱的表皮凹陷、或合併包尿片以上位置的皮膚凹陷等等,那就需要更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。而通常這些外表的異狀多半與內部的病變在相同的高度,其實,這也算是上帝給我們的另類暗示吧!

 

(孫德金醫師發表刊登於20161228自由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