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知識家
脂肪肝

脂肪肝

 

     「孫大夫,醫師說我有中度脂肪肝,這是什麼東西?」號稱小英重要幕僚的羅伯伯(化名)特地跑來問我「大醫院門診等了一個早上,結果三兩句話就好了?!」我開玩笑說:「你沒跟他說你是誰!」羅伯伯說;「他要看一百多個病人,午餐都沒得吃,我就不好意思提了,還是來請教你比較實際!」

 

     脂肪肝是指顯微鏡下肝細胞被脂肪浸潤,不只長期喝酒的人會脂肪肝,沒喝酒也會得到。在醫學上有個病叫NAFLD(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變),這正是造成西方國家慢性肝疾病(CLD)最主要的原因,而脂肪肝就是NAFLD的起點。脂肪肝會慢慢進展成脂肪肝炎、肝纖維化、肝硬化甚至肝癌;而在台灣造成慢性肝疾病最主要是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,但隨著肥胖及糖尿病人口增加,脂肪肝越來越常見,NAFLD也越來越多。

 

     最標準診斷脂肪肝的方式是肝切片,但最方便的是照肝臟超音波。所謂中度脂肪肝是從超音波影像來判斷的:0是正常;1級或輕度是肝與右腎比較起來稍微白,但肝內血管與橫膈膜都看得清楚;2級或中度是肝看起來比較白,而肝內血管與橫膈膜有點模糊;3級或重度是肝非常白而且看不清肝內血管、橫膈膜及肝右葉的後側。超音波是方便,但有其限制:脂肪量若少於20-30%則很難看出來,肥胖的人或原本有B、C肝炎的人則很難分辨,從超音波也幾乎無法分別脂肪肝或纖維化。

 

     不過羅先生更關心的是脂肪肝要如何逆轉,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改變生活型態著手:降低進食量,減少糖分攝取(特別是果糖),增加體能活動,維持理想體重,如此就能改善脂肪肝,同時也能降低血糖、肝指數及血中三酸甘油酯.   當然也是有藥物可以選擇,如維他命E、Metformin、UDCA(Ursodeoxycholic acid)、益生菌、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等,但效果不如生活型態改變,另外還有一些新藥則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。


(孫德金醫師發表刊登於20160109自由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