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孩特別是新生兒就如同癌症病人一般是免疫缺損的,所以身為兒科第一線醫師,面對發燒小病人要非常小心。一方面要辨別哪些需要住院,一方面又要盡量減少因住院、檢查、治療所造成的傷害,兩者之間要如何平衡,確實是一大挑戰。
臨床上有意義的發燒是指肛溫超過38∘C,而腋溫、額溫、耳溫都不是很準確。有時小病人來到門診並沒有發燒,這時反而要詢問在家時的最高溫。詳細病史及仔細身體檢查是最重要的。在2010年LANCET有一篇文獻就提到一些嚴重感染的危險徵兆:哭鬧型態改變、昏昏沉沉、很難安撫、呻吟、唇色發紫、四肢末端循環不良、淺而快的呼吸、皮膚彈性變差、皮下出血點,檢查時呼吸音減弱或是有雜音、低血壓,甚至癲癇、失去意識等,有這些表現都要考慮住院。家長的擔憂也要列入評估,畢竟只有照顧者才是整天與小寶貝在一起。另外也要注意發燒的型態與程度,如果越燒越高(這次燒38.5∘C,下次燒39∘C )或越燒越密(燒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)都是不好的現象。
是否要住院除了病史及身體檢查外,再來就是實驗室檢查。隨著醫學進步與疫苗注射,很多感染發生率都降低,像B型嗜血桿菌就下降99%,肺炎鏈球菌也下降77%,而且還在持續下降中。尿道感染反而變成細菌感染的第1位,所以尿液檢查對高燒不退的小病人而言是首要的,其他如白血球、C反應蛋白的檢測,也是可以作為是否住院的參考。當然在流感流行期間,一個簡單的快篩或許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檢查。
阿嬤常會說:「我的金孫發燒是不是長牙引起的?」研究顯示長牙的燒很少大於肛溫38∘C,意思就是說長牙並不能拿來當作發高燒的藉口,還是要徹底檢查;同樣的,最近1-2天打預防針也不能因此忽略隱含其中可能引起發高燒的其他原因。
(孫德金醫師發表刊登於20141231自由時報)
|